高端能源化工集群品牌厚植发展土壤
陕西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自1998年7月原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格局,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能源化工产业体系。
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1998年以来,榆林累计生产原煤61亿吨、原油1.8亿吨、天然气2675.6亿立方米,成为“西煤东运”的源头、“西气东输”的腹地、“西电东送”的节点。
2022年,榆林生产原煤5.8亿吨,占全国的13%;生产原油1108.6万吨,占全国的5.4%;生产天然气219.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0%;建成电力装机3902.2万千瓦,其中火电2522.5万千瓦、风电731.6万千瓦、光伏发电642.9万千瓦;2022年发电量1488.7亿千瓦时,其中省外送电491.3亿千瓦时。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指出,“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基地建设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打造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高地
榆林是国家确定的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5个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之一。近年来,煤间接液化、煤油气综合利用、煤制可降解材料、煤基乙醇、百万吨级低阶煤热解等一批世界领先的自主技术在榆林实现产业化,煤制芳烃、煤油共炼、高温费托、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等一批全球首台(套)试验中试装置通过鉴定。
目前,榆林煤间接制油、甲醇、聚烯烃、乙二醇、乙醇商品产能分别达到100万吨/年、340万吨/年、390万吨/年、220万吨/年、50万吨/年。2022年,榆林全市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兰炭、金属镁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1.4%、6.3%、3.9%、70.5%、60.9%。
“十四五”以来,榆林聚焦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要求,一是抓上游基础,陕煤180万吨乙二醇、延长50万吨乙醇建成投产,榆能40万吨乙二醇加快建设,列为国家碳排放试点示范项目的中煤二期即将开工,国能CTC后续工程计划今年取得核准变更;二是抓下游补链,国家能源5万吨PGA项目和绿色农药、液晶材料、工业杀菌剂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建成投产,“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加速构筑;三是抓全链布局,陕煤二期、延长醋酸深加工等一批绿色低碳全产业链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四是抓降碳示范,建成延长榆林煤化30万吨CCS示范项目,中煤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工程即将建成。
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2019年,陕西省政府与中科院签订了共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合作协议。示范区“一区三基地”加快建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科技创新模式探索取得初步成果。总投资近10亿元的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已建成投运,由其牵头组建的陕西省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得陕西省科技厅批复;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于2022年8月获批首批陕西省中试基地,办公研发大楼计划2023年6月底入驻,标准化厂房及公辅配套项目计划8月底建成投运;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2020年9月挂牌,累计招录联合培养研究生83名、本科生270名。
同时,榆林以创建示范区为引领探索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正在加快建立以电为主、以氢为辅的新型能源体系;组建榆林电投公司,依托5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构建园区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运营,建成加氢站两座,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建成投用,华秦氢能产业园一期即将建成。
探索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
面向未来,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将锚定“双碳”目标,以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引领,积极探索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保障供给,围绕“创新、安全、转型、三化”八字方针,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全面投运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设立探索类基金、中试基金及产业化基金等专项基金,到2025年建成3个“四链”融合创新平台;加大现代煤化工、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生态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设立政府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进培养一批“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是保障能源供应。突出化石能源绿色高效开发,加快优质煤炭产能释放,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完善煤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到2025年,煤炭产量将稳定在6亿吨左右,2030年初步规划6.8亿吨左右,油、气产量分别达到1200万吨、230亿立方米。稳妥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加快国家能源、延长榆林煤制清洁燃料、未来能源等示范项目进度,生产煤基特种燃料,探索油化联产、平战结合新路径。
三是推动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风电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突破27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50%;开展氢能全产业链示范,以氢能重卡和煤化工补氢为突破口,加快布局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加快煤炭有序减量替代,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建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到2023年底中心城区和县城清洁取暖率达到100%;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接入区内分布式电源以及周边区域的集中式新能源和储能设施,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区域新型电力系统。
四是促进“三化”发展。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产品高端化多元化,实施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行动,促进产品向下游工程塑料、聚酯、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重点实施“煤化工+氢”耦合示范;开展CCUS规模化应用,推进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和资源化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品牌彰显榆林担当
榆林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位于黄河流域中游腹地、黄河“几”字弯中心,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接壤区域,境内黄河干流长389.7公里,流域面积4.29万平方公里。近年来,榆林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积极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榆林美景
大力推进毛乌素沙地治理 筑牢北方防沙带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一度逼近榆林市中心城区。毛乌素沙地治理是榆林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首要任务。全市深入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大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经过几代人70多年的努力,全市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36%,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治沙精神”已经成为榆林的城市标识。2019年,榆林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沙区“创森”工作做出了示范。
“十四五”期间,榆林将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碳汇林建设、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等重大生态工程,计划完成营造林5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8%,推动区域由“浅绿”向“深绿”转变。
紧抓水土流失治理 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榆林粗泥沙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总面积的71.3%,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榆林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黄河粗泥沙拦沙、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等治理工程,建成了22010座的全国最大的淤地坝群,约占陕西省的2/3、全国的1/3,拦截泥沙36.7亿立方米,淤成坝地50多万亩。
全市年流入黄河泥沙由新中国成立初的5.13亿吨减少到2.12亿吨,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49.7%,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随着不断探索,形成了米脂高西沟、绥德辛店沟等水土流失治理典型模式。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评价,“高西沟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十四五”时期,榆林市将以减少黄河泥沙输入为目标,综合采用工程、生物、耕作等措施,形成以植被恢复为核心、以坝系和梯田建设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分区治理的水土保持体系,统筹实施淤地坝建设、坡改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等工程,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0%,从源头上减少黄河泥沙输入。
落实“四水四定”原则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水资源短缺是榆林发展的最大矛盾,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境而过,全市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仅25.58亿立方米,占陕西省总量的3%。榆林坚决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在坚持水资源可承载和产、城、人、地、统筹用水的基础上,系统测算了“十四五”可供水量、需水总量,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确保水资源总体上供大于需。
榆林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制定出台《榆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榆林市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等长效机制,全面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把水资源论证作为项目前期的关键环节,严控高耗水产业准入。榆林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完成了水资源、矿井疏干水、农村饮用水“三水”核查,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取水许可进行“全覆盖、拉网式”专项核查,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严厉打击非法超量取水行为;深入推进高效旱作农业,坚持“集雨节水、固土控流、吸收产业、优化生态”原则,2022年新建旱作节水农田48万亩。“十四五”期间,榆林市将积极建设节水型城市,建设高效旱作节水农业300万亩,用水总量控制在14.3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6%。
多元特色融合文化品牌
增强城市底蕴 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有5000年的仰韶和龙山文化,3000年的边塞文化,黄河与长城交汇,大漠草原与黄土高原交界,游牧文化与中原文明交融,汇聚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
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器
近年来,榆林市立足文旅资源禀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努力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以地方文化的转译再生为方向,将建设集红色革命体验、长城文化旅游、沿黄峡谷观光、陕北民俗风情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
榆林市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2022年,榆林为基层送去1659场惠民演出活动,线上线下累计观演人数达120万人次。2023年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包含100余项文化旅游活动,既有彰显地方特色的秧歌、民歌、说书等演出,还有许多群众参与性强的义写春联、赏花灯、转九曲、滑雪、烟花秀等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朋友的欢迎和好评。榆林成功复排了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并实现常态化演出;创排的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荣获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陕西省十七运会期间,省运村设置的榆林非遗展示馆,吸引了来自全省的运动员、教练员亲身感受榆林特色的非遗文化,成为省运村最火爆的场所。
榆林市境内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有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中国“波浪谷”龙洲丹霞地貌等人间奇景,也有距今约4000年历史的石峁遗址、“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长城书法艺术宝库”红石峡、匈奴族都城遗址统万城、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等历史遗存,还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米脂杨家沟、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绥德郝家桥等370多处红色遗址。榆林市结合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出“陕北榆林过大年”、“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两大节庆品牌活动,倾情推出黄河风景游、长城风光游、黄土风情游、沙地风貌游、红色教育游5条精品旅游线路,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更强动力,为人民群众增添更多新财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特色“生态农品”区域品牌带动农业提质增效
长期以来,榆林凭借“蓝天净土”的产地优势,孕育出了诸多独具特色的“生态农品”,为广大消费者送去了绿色、营养和健康。榆林是陕西主要旱作农业区,耕地总面积138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具有土地、气候、品质、规模、经济、技术等六大比较优势,是世界红花荞麦优势产区、果树资源八大原产中心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马铃薯优生区和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
榆林红枣特色农品
近年来,榆林聚焦羊子、马铃薯、山地苹果、大漠蔬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以及小杂粮、中药材、红枣等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打造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横山羊肉”“子洲黄芪”“定边马铃薯”等15类产品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县区被列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数商兴农”助力榆林市优质农产品在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地区供不应求,部分产品更远销至俄罗斯、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转型升级加速铸就全市城市品牌
依托成长型资源型城市上升期红利,榆林锚定“双碳”目标,抢抓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链体系重构重大机遇,全力创建以技术革命为核心的能源革命示范区,以资源、资本、市场等优势撬动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接续产业蓬勃发展,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路径。
目前,世界首个以氢能为主的实用化、规模化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在榆林示范运行,标志着榆林推动多能融合迈出了重要步伐;一批填补产业空白的精细化工、石墨烯等新材料产品即将面世;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初步构建;依托全国唯一的净空空域资源培育的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榆林全力推动金属镁、羊绒轻纺等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大批高品质镁合金产品、羊绒制品全面推向市场、迈向世界。
此外,榆林正全方位推进城市更新,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对标一流水平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未来,榆林将以产业高端低碳、城市宜居宜业的全新城市品牌,迎接八方来客、集中各路资源,汇聚起榆林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