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中国发展网
李冠霖 张少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定位,从起初强调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十九大强调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
一、高质量发展如何“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品牌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仅为我国新时代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式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从品牌建设视角看,高质量品牌建设首先是品质要高,其次是品牌收益也要高。
难点一:如何保障产品的高品质。评判产品品质的高低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立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因此,质量标准建设成为评判和界定产品品质高低的基础。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的工作任务,并明确提出“建立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的工作要求。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诸多产品质量标准,但如何让企业执行、政府如何监管、消费者如何评判、标准如何升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只是停留在市场准入底线的界定上,对产品品质层次、等级分类、质量监管仍然不到位。
难点二:如何实现产品的高收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度在产业链低端徘徊,实际上发展的只是产品经济。产品经济的定价准则是成本+平均利润,这个平均利润还只是产业链低端的平均利润,产业链高端的利润则被发达国家(地区)控制并攫取。品牌价值创造来源于创新性劳动、属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三个因素均可以形成对市场产品的定价权与决定权,因此品牌产品是按需求定价的,即价格是按市场愿意买而又能掏得起钱的消费群体进行定价。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动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发展是各地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有为政府如何“有为”?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是我国地方政府主导行政区品牌建设的要求。所谓守土有责,要求明确属地资源管理责任主体,明确属地资源处置具体责任;在守土担责方面,在公有制背景下,要求政府在品牌建设方面应该担当发展之责、规范之责、诚信之责、稳定之责、公益之责;在守土尽责方面,要求守住属于本土资源产业链形成税收的利益,出清属于本土资源潜在价值形成的利润。由此,按照既要“有效市场”,也要“有为政府”的要求,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行政区品牌就是要采取“政府统筹部门力量、市镇密切配合、国企正面出击”的培育建设模式。其中,国企经营是按照“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国有经济“五力”)的要求,成立行政区品牌国有专营机构,负责行政区品牌产品的采购与分销,提高国有经济“五力”。可见,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行政区品牌,首先是“有为政府”作为的表现,同时,要使行政区品牌产品获得高收益,按照优质优价原则,完成在市场上的“惊险一跳”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高收益,这是“有效市场”的作用。
三、有效市场如何“有效”?
由于西方国家品牌建设已久,在市场化背景下,企业的单打独斗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相抗衡。同时,我国的国际品牌建设还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的贸易规则的打压,我国品牌国际竞争力一直难以突破。要破解新时代中国品牌经济发展的难题,就要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用集体的力量、整体的能量,攥紧拳头、一致对外才有可能取得品牌建设的成功。行政区品牌建设实际上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利用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形成有利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促进资源价值转化的实现路径。作为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行政区品牌是整体性、集体性品牌,可以统筹调度行政区内的资源围绕行政区品牌进行聚焦、聚力并获得定价权,才有可能形成品牌高价值并获得品牌高收益。
四、行政区品牌建设理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
行政区品牌是以行政区优质产品为依托、以行政区简称命名、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综合性、整体性、集体性品牌,不仅是行政区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集中体现,更是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形象代表。
更为重要的是,行政区品牌建设理顺了属地具有公共性的资源包括土地、地方文化、种质资源等带来的品牌收益的所有权归属关系,通过行政区品牌专营企业代表地方政府行使行政区品牌价值的所有权,从而获得行政区品牌无形资产的收益。因此,行政区品牌建设跃过了产品经济时代,上升到品牌经济发展的层面来发挥市场“优质优价”的调节作用。应该说明的是,尽管行政区品牌建设由政府主导,但行政区品牌产品也需要接受市场规律的检验,比如,行政区品牌产品采购价如果低于一般市场价,企业或农户也不会将产品交给国资专营企业,因此,行政区品牌产品除了接受市场规律的挑战外,还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综上所述,行政区品牌建设理顺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是高质量发展阶段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重要结合点之一。(李冠霖,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员;张少辉,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金融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