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责 守土担责 守土尽责 高质量推进区域品牌创新发展

2023-05-1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李冠霖

区域品牌是指与地理区域包括气候区、地貌区、水文区、土壤区、经济区、行政区等区域性概念密切相关,与属地资源紧密相连的集体性、公用性品牌,是地理来源清晰、品质优良的区域产品的统称,也是地方名优特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的地理标志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就是典型的区域品牌。

广东省开平市委、市政府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开启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区域品牌创新发展新路径的探索。

(一)守土有责——建设行政区品牌统筹属地公有和公共资源

“守土”对地方行政区而言,守住行政区经济利益成为地方行政区政府的首要责任。区域品牌建设与地域密切相关、与属地资源紧密相连。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和私有制基础上的区域品牌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明确土地的“主人”,分清属地资源管理责任主体,确定属地资源处置具体责任是建好中国区域品牌的前提。在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客观上要求地方行政区政府代表这块土地行使对属地公有自然资源、公共人文资源,以及基础性、核心性、公共性物种资源的处置权。

开平启动建设行政区品牌,通过开展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价值评估,对行政区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原创性科技成果(科创资源)、个性化劳动成果(工匠资源)等进行归纳整理,再对地方政府能掌控的资源分门别类,明确县镇村三级资源管理权限及各部门管理职责,从而摸清行政区内政府可掌控的资源,为行政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实际上是对属地资源行使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的前提。

(二)守土担责——以行政区品牌建设为纲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关于区域品牌建设的认识比较模糊,区域品牌建设到底是企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认识不一,特别是对区域品牌建设地方政府是不敢作为、不知所为,区域品牌“公地”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品牌建设难以解决的“顽疾”,假冒伪劣的区域品牌产品冲击市场,消费者真假难辨。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明确在公有制背景下,要求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担当建设责任主体之责。

行政区品牌是综合性、整体性品牌,作为区域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理标志品牌、区域公用品牌相比,更具品牌地域边界清晰、产品品质层次分明、品牌权益归属清楚、品牌管理职责明确的特点,因而成为行政区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集中体现,更是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形象代表。开平在建设行政区品牌过程中,大力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编制《开平市“开平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开平市“开平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思路和方向,体现了守土担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规划》实施行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权,解决政府相关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两张皮”问题,成为引领推进行政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守土尽责——建设行政区品牌守住并出清属地经济利益

价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引导资源的流进与流出。从经济学角度看,我们还找不到一种能够比价格更准确、更敏感地反映商品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最有利的工具。价格首先反映的是商品价值的高低,同类产品价格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该商品的质量、等级、水平、影响力的不同,因此价格也是品牌价值大小、品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为此,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将属地资源的能量出清,推动区域品牌价值达到高峰、顶峰,才对得起这块土地,这是守土尽责“尽”的含义。

尽管县镇村拥有许多“原”字号资源,但城乡的二元结构,县镇村在全产业链中基本上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没有资源分配的主导权和市场价格的决定权,要将稀缺资源转化为高收益还存在许多难点。开平在建设行政区品牌过程中,采取“统一采购、集中服务、政府背书、溯源直供”的“统购直销”模式,通过“统一采购、集中服务”,守住属于本土资源产业链包括生产物流、粗精加工、分拣包装、检验检测、产品认证、商品交易、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环节产生税收的利益;通过“政府背书、溯源直供”,形成品牌产品价格的控制权与决定权,有利于出清属于本土资源潜在价值形成的高收益。

从建设成效看,在不到一年时间,开平就构建了“1+6”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效果之明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中国区域品牌创新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径,受到多方高度认同与认可,为各地开展区域品牌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开平行政区品牌建设的实践表明:一个行政区品牌,一张响亮的名片,可以带动一方产业,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总体而言,行政区品牌建设是新时代新阶段一项具有创新性、开拓性、探索性的工作,开平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要求,先行开展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建设,不仅推动了中国区域品牌创新发展,而且在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国家自主品牌建设、质量标准建设、两山高效转化、国有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尝试。

(作者系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