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向东委员: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4-03-04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2023年12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时代号召,将“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目前,无科技不金融已经成为金融界的共识,无金融不科技也已经成为科创界的现实。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建议,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防范化解各种安全风险,为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

金融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既是动力也是服务对象。齐向东建议,用好数字科技技术,推动科技金融的服务模式由被动变主动。 

目前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还停留在“等客户上门”阶段,难以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金融行业站在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的最前沿,数字技术在信用评估、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银行服务企业的模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就拿企业贷款来说,依旧是企业上门申请,银行被动审批,这种传统的模式效率低、精准性差。传统经济时代,厂商卖东西是把货摆在柜台上等消费者上门,这个买卖的过程是客户找厂商的过程。数字经济时代,千行万业都在数字化转型,厂商凭借自己或者电商平台在以往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用户大数据,知道用户喜好、支付能力和信用,能更高效地找到目标客户,通过精准推送促使交易达成,效率成倍增加。金融行业也要加快探索这种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建议推动企业经营数据有序向金融机构流动,优化金融机构和科创企业的信息对接机制。国家有关部门推动地方政府、市政服务单位和行业服务部门向金融行业有序、有偿、安全地提供企业日常经营数据;地方政府加快构建完善的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让信息“多跑路”,科创企业“少跑腿”。另一方面,建议银行加大数字科技投入,在内部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人工智能人才。按照自身的经营策略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产业支持政策,通过AI人工智能计算,快速找出需要贷款的、也愿意贷款的企业名单,自动、精准推送给信贷员,提供上门服务。

金融高质量发展,安全既是保障也是底线。齐向东建议,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夯实网络安全底板,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数智化越深入,安全风险越突出。金融领域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便捷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入了一系列安全风险。一是个性化服务依赖海量数据,数据和隐私泄露风险激增。金融行业的数据来源广泛、处理方式复杂、储存集中,是数据泄露的重灾区。2023年,金融行业数据泄露事件总量达到8758起。二是金融服务向线上转移,网络攻击风险激增。由于潜在攻击面扩大,黑客有了更多可乘之机。2022年,有29类恶意软件对61个国家、1800个银行的应用程序发动攻击。三是创新产品和服务接连涌现,安全合规风险激增。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复杂技术的运用,让一些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合规性上存在模糊地带,现有的监管框架很难进行有效约束。

第一,建议提高科技安全的投入占比,从根本上防范数智时代的金融安全风险。在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上,尽快缩小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建议打造自主高效的金融安全保障体系,同时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定期巡检。包括建立健全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全链条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安全运营体系等。并定期邀请专业队伍组成行业“体检员”,对设施、功能等进行专项检查,形成体检报告和改进意见。第三,建议制定适应新技术的监管规则,认真开展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的合规性审查。不断完善风险评审机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持续风险监控。同时优化科技金融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责编: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