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部长通道”答疑释惑

2024-03-06 中国发展网

首场“部长通道”答疑释惑

4位部长回应科技创新、水利建设、“三农”工作、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提问

中国改革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田新元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首场“部长通道”。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走上“部长通道”,聚焦科技创新、水利建设、“三农”工作、新质生产力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首次走上“部长通道”的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介绍,从投入看,全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其中大家最关心的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从产出看,2023年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成交额达到6.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授权发明专利达到92.1万件,比上年增长15.3%。从成效看,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就是大家讲的“新三样”,去年出口增速喜人。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我们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

阴和俊介绍,下一步,科技部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科技攻关,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要求,深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内核。二是加强战略力量建设,也就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特色优势,建设协同高效的战略科技力量,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队。三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政策协同,扩大开放合作,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去年我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11996亿元投资通过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涵盖防洪、供水、灌溉、水生态保护和治理这四类工程,将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908亿斤,比上年增产了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针对关于粮食产量的疑问,他表示,“我们粮食是‘二十连丰’,很明确无误、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粮食产量的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也是首次走上“部长通道”。张玉卓表示,中央企业产业升级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央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张玉卓提出了三个字:“源”“升”“态”。

“源”——技术要有来源。中央企业要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升”——推进产业升级。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效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受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 

“态”——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中央企业要摒弃过去“短期投入、短期收益”的落后理念,要敢于走最难走的路,敢于攀登最高的山峰,敢于攻克最坚固的堡垒。

【责编:田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