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左右”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2024-03-0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图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现场。本报前方记者高弘杰/摄

图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现场。本报前方记者高弘杰/摄

本报前方记者 | 田新元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回答记者提问。

郑栅洁表示,今年将“5%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经济形势既要看“形”又要看“势”

郑栅洁说,关注经济形势,既要看“形”又要看“势”。

一是看“形”。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稳”“进”“好”特征突出。可以从三个“新”来看。

从总量指标看,经济恢复回升又有“新”成效。经济增长方面,去年前低中高后稳,全年增长5.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方面,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4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

从结构指标看,经济结构调整又有“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9%,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幅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比服务业整体投资增幅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比经济增幅高0.6个百分点。

从质量指标看,经济发展质量又有“新”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3.3万亿元,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同时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方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带动新车出口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二是看“势”。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不论是从经济发展的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看,我们都有强有力的支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发展基础更为坚实。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26万亿元,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城乡区域等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能。我们还将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既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既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也为有眼光的跨国企业、国际资本提供了巨量的商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动能迅速形成并加快壮大,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了基础。

第二,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在去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系统打出"组合拳"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作用,这些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第三,各地发展更加积极有为。春节前,全国31个省份都召开了两会,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都在不断增强。

第四,向好因素不断积累。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前两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企业预期在改善。2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活动指数为54.2%,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这两个数字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郑栅洁介绍,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我们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关键点一个是'扩大',另一个是'有效益'。"郑栅洁表示,将"提质""扩量"并举,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除了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

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我们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做到"三个更加":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

"四大行动"既惠民又利企

郑栅洁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利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郑栅洁表示,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支撑,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战略释放巨大内需潜力

郑栅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支撑。今年,我们有四方面重点工作要推进。

第一,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重点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突出两化共进,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聚焦城镇化率低且农村人口规模大的地区,依托各地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集中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有效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突出协调发展,培育打造现代化都市圈。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畅通未贯通公路和瓶颈路段;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超大特大城市部分产业向周边转移;推动都市圈内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四,突出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聚焦人口规模密度大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抓好城市"里子"工程等建设,重点是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城市洪涝治理,加快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我们还将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既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既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也为有眼光的跨国企业、国际资本提供了巨量的商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动能迅速形成并加快壮大,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了基础。

第二,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在去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系统打出“组合拳”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作用,这些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第三,各地发展更加积极有为。春节前,全国31个省份都召开了两会,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都在不断增强。

第四,向好因素不断积累。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前两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企业预期在改善。2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活动指数为54.2%,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这两个数字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郑栅洁介绍,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我们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关键点一个是‘扩大’,另一个是‘有效益’。”郑栅洁表示,将“提质”“扩量”并举,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除了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

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我们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做到“三个更加”: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

“四大行动”既惠民又利企

郑栅洁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利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郑栅洁表示,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支撑,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战略释放巨大内需潜力

郑栅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支撑。今年,我们有四方面重点工作要推进。

第一,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重点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突出两化共进,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聚焦城镇化率低且农村人口规模大的地区,依托各地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集中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有效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突出协调发展,培育打造现代化都市圈。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畅通未贯通公路和瓶颈路段;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超大特大城市部分产业向周边转移;推动都市圈内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四,突出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聚焦人口规模密度大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抓好城市“里子”工程等建设,重点是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城市洪涝治理,加快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责编: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