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改革试验田 壮大新质生产力——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

2024-03-08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健生报道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如何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如何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壮大的生态系统?当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陈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陈军

系统谋划,深入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陈军表示,安徽将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蹚出一条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安徽深入推进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累计揭榜16项国家试点任务、居13个试点省市第3位,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复制。

打造以“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谷院网”融合创新品牌,在“科大硅谷”组建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大硅谷”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万人、科技企业近千家;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培养培训科技产业组织人才4000人次;“羚羊”工业互联网汇集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项目超12万项、转化落地项目近千项。

安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推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一批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批改革探索在全国推广,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全面深化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推动“谷院网”互动赋能,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同时,聚焦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应用、体制机制、政策举措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聚集资源,让更多科研成果“沿途下蛋”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陈军告诉记者,安徽将通过聚集更多科创资源,产出更多原创成果,让更多的科研成果“沿途下蛋”、落地转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安徽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作用,及时将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增添强劲动能。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构建由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高能级创新体系。建成覆盖省、市、县(区)三级的安徽科技大市场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转移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深度赋能。

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至2023年的42.9%,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安徽还紧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瞄准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动能。

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全面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能级,取得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 

同时,聚焦产业需求组织科技创新,优化科技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实施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攻关行动,推动数智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链”融合,构建协同高效创新生态

打造相互赋能的创新生态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陈军表示,安徽将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实施政策技术场景化行动,争创国家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中心,打造主体高效协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创新生态。

近年来,安徽注重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最好项目匹配最优资源”。创新投贷联动新模式。在信贷有力支撑下,截至2023年底,全省制造业投资连续24个月增速超过18%,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3个月居全国第1位。

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成效明显。2023年全省开发区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土地占总出让面积的比重达96%,其中21家国家级开发区实现100%“标准地”方式出让。

同时,“惠企纾困”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全面推行极简极速极便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保持同类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核心要素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最优。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接降低了企业的付息成本压力;全面推行信用报告代替证明改革,有效解决企业开具证明“难、繁、久”等问题。

这一些列改革措施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高效的创新生态。

今年,安徽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特别提出,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力,“一企一策”支持整车企业发展,提档升级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汽车后市场;大力培育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生物制造、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以促进“数实融合”为主线发展数字经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新的发展目标对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把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更好结合起来,促进“数实融合”,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壮大的生态系统。

【责编: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