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浩荡春风迎“新”而来

2024-03-11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李宏伟报道

今年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的消息让民营经济在既有热度上又升了温。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民营经济都是热点话题之一,今年更是如此。特别是,今年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新质生产力这一对概念放在了一起讨论。

日前,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他们纷纷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比较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问题,希望以法治力量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此外,他们一致认为,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可以大有作为。

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3.3%,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朝斯夕斯,念兹在兹”。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就在一年前,2023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强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在记者看来,2023年可以说是民营经济的“政策大年”。这一年,“两个毫不动摇”成为高层会议上提及民营经济发展时最常强调的关键词,发布“民营经济31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多个部门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尤其是在2023年底,金融部门还专门出台了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服务的举措。与此同时,各地方也为民营企业不断推出排忧解难的利好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过去一年,记者实地走访了不少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切身感受到他们顾虑少了、底气足了、发展劲头更大了。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总商会副会长、博发康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晓琳所说,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再次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持续修炼“内功”,以高质量发展塑造独特优势,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贡献力量。

民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有作为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政府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首。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大有作为。

的确,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2023年的调研采访中,本报记者经常听到企业家自豪地讲,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等方式,取得了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

“新质生产力启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为科技企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说,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今年企业要在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领域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认为,民营企业扮演着“新业态试验田”的角色,同时也是新模式的创新者、新产业的主力军。

“民营企业比较灵活,愿意去抓一些看起来比较小的、新的现象和需求,可以小步快跑先进行尝试。随后再想怎么构建商业模式,如何持续经营发展。”周源表示,从数量和规模讲,在新的产业里,民营企业会扮演主力军的角色。大量民营企业的用工数量也很大,最终让新型劳动者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者。

民营经济促进法备受期待

今年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的消息传来,这让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倍感振奋。他期待这部法律能够尽早落地。

徐冠巨说,目前国有企业有企业国有资产法,外商投资企业有统一的外商投资法,而作为最普遍的企业形态和经营主体的民营企业却至今没有一部促进和保障的法律。现有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保护层级较低,作用偏弱。

徐冠巨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既是用法治的方式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稳定民营经济发展预期、振奋民营企业家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期待能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从法律制度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工商联主席俞建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自己最关注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问题,希望以法治力量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威达控股董事长周桐宇认为,目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市场竞争面临隐性壁垒,融资信贷、信用修复、企业减负等普惠性偏弱,一定程度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周桐宇建议,有必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切实发挥立法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方面的作用。

民企一定会创造新辉煌

民营经济活力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带来了《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建议,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社会影响和行业带动作用大,应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绿色沟通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强民营头部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能力。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政策出台后,要重视解读引导和相关落地措施配套,定期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复盘。对于重要政策,要持续坚持执行。

结合一年的观察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发现,民营企业还面临发展难关,例如,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窄的问题依旧存在,市场准入壁垒依旧存在,在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上,民营企业仍然处在“看得见、进不去”的阶段,很多项目设条件、设门槛。对此,齐向东表示,政府要把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真正看作“自己人”,真诚关心、一视同仁,激发企业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在数据、电力、电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对于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分析,其本质原因在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慢、需求增加慢,导致国际贸易增长下降。这种国际贸易趋势变化造成部分民营企业所在产业产能过剩,影响了对未来的增长预期。

林毅夫称,当前民营企业信心有待提升是事实,但不是政策所致,而是整个市场环境造成的,且主要是外部市场环境问题。面对这种环境,民营企业要“练内功”,提高生产力水平,利用新技术进行转型,也要探讨新经济带来的新投资机会。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仍有无限机会。

顶层政策春风化雨,民营经济活力涌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过去在党和政府支持下,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今天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积极开拓进取,今后一定会创造新的辉煌、新的成就。

【责编: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