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荆文娜
“咱们家的第一台自行车是你爷爷花100多块钱买的‘二八大杠’。”说起小时候家里的一件重要的“奢侈品”,爸爸表示,莫过于既排场、又实用且耐用的这辆飞鸽牌自行车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煤矿工人的爷爷一个月工资仅有三四十块钱,买一辆100多块钱的自行车需要爷爷攒大半年的钱才能买得起。所以,在那个年代家里拥有一辆自行车,绝对是一件很有面儿的事。
对于“80后”而言,儿时的记忆中或许都少不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爸爸骑着自行车,前梁上坐着自己,后座上驮着妈妈,一家三口欢乐出行的记忆就此烙下。而除了是一件交通工具,自行车还是一件得力的运输工具,土豆、白菜、西瓜之类的东西,都得靠它驮。
作为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国产自行车品牌,飞鸽自行车的质量也是令人折服的,我们家的这辆“二八大杠”服务了祖孙三代人。从爷爷骑车上班,到爸爸上学,再到爸妈骑车送我上学和学琴,它始终陪伴左右,经久耐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辆飞鸽自行车承载了我童年的不少回忆:它见证了我学骑车“跨三角”时留下的磕磕碰碰;它在下雪天爸爸送我上学路上压下了道道打滑的车辙;它还在妈妈披星戴月送我赶火车去外地学琴的路上投下一个个飞奔的身影……它就这样陪伴我们一家老小几十年,直到更快捷、更时尚的交通工具相继登场。
随着时代的变迁,从一件昂贵的奢侈品变成寻常的交通工具,以“飞鸽”为代表的自行车行业也几经演变,而从未被取代和消失的,是其所承载的“中国制造”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
在计划经济时代,“飞鸽”曾是地方的经济支柱,与“永久”“凤凰”一同被誉为中国三大自行车品牌。改革开放后,我国已然成为“世界自行车大国”。在高峰时,中国国内自行车的年销量大约在300万辆到500万辆之间。“飞鸽”最风光时,还曾被当作“国礼”赠予国际友人。但在发展过程中,自行车产业也免不了会遇到“成长的烦恼”。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机动车的普及、公共交通的发展,自行车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市场需求的缩减让自行车产业倍感生存压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飞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为了摆脱困境,保住品牌,“飞鸽”经历了多次改制、重组。“凤凰”也表示,通过数次资产收购、产业整合,已经探索出一条发展新路,为进一步腾飞做好了准备。
面对时代变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自行车行业开始加速转型升级,各大品牌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类等多方面发力求变,迈出了转型升级的新步伐。
近年来,“飞鸽”立足老字号品牌优势,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天飞骑行产品创新设计与研究中心”,围绕骑行产品创新设计、人车交互体验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自行车智能化方向。此外,“飞鸽”还通过参加行业展会、举办健康骑行粉丝节、推出“飞快购”个性化选购模式等形式,激发老品牌活力。截至去年底,飞鸽品牌共有超270款产品,全网线上店铺345家,2023年销售量超380万辆。
“凤凰”则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线,建立包括童车、学生车、自行车、电助力车、电动车、医疗类产品等全系列产品线,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用户年龄段的需求;推动产品全面升级,推出多款新型材料制造、高科技赋能的城市出行车、山地越野车、儿童骑行车、电动助力车等产品;市场方面,除了国内市场,“凤凰”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在看到积极变化的同时还应注意,我国自行车行业仍然面临贸易壁垒、专利壁垒、关键技术“卡脖子”与品牌“多而不强”等问题困扰。无论是重新振翅的“飞鸽”,还是涅槃的“凤凰”,要想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在国内外市场扎稳脚跟,国产自行车品牌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转变运营模式,向着高端化、品牌化等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力布局中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