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安置点上培训忙 为群众就业增收和恢复重建蓄力

2024-01-30 中国发展网 记者王斌

图为陈家村安置点入口一角。王斌 摄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中国发展网  记者王斌报道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此次地震共涉及临夏州6个县市78个乡镇13.14万户55.36万人受灾,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1月29日,记者在甘肃积石山大河家镇陈家村安置点上看到,安置区群众生活需求基本满足,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俱全,安置点水通电通,移动和电信免费的双网全覆盖;儿童文化室里面有捐赠的电视、图书,儿童有支教老师和志愿者相伴;卫生室、妇女之家、微型消防站、临时警务室、邮局等一应俱全,民警24小时执勤守护群众安宁。

图为群众在安置点集中供水点取水。王斌 摄

陈家村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全村受灾群众647户,集中安置471户。陈家村五社村民马启明,地震发生后房屋全部倒塌,一家九口人在安置点住进了两间板房,走进马启明板房的家里,只见炉子烧的很旺,暖意融融。

“自搬进安置点以后,生活各方面方便多了,除了一次性发放物资外,还有免费的煤炭、蔬菜及生活用品,期望重建早日启动,村民早日能有新家园。”

大河家镇人大主席、陈家村包村组长马克祥介绍,目前排危工作基本完成,个别未完成排危的就是二楼房屋单独受损,需单独拆除的。重建项目正在开展方案、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

图为受灾群众马启明安置点的“新家”,炉火很旺,暖意浓浓。王斌 摄

“目前,陈家村重建安置区产业配套计划以牛羊养殖和大棚蔬菜为主,牛羊养殖区计划500亩,蔬菜大棚320亩,统一规划修建,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群众重建安置由政府拿方案,群众更要拿主意,经与群众商议,目前主要采取集中安置、原址重建、易地搬迁和货币补偿四种方式进行,集中安置区征地工作已经启动。”马克祥说。

安置点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保障,那群众就业增收怎么办?

图为安置点微型消防站。王斌 摄

安置点这些天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技能培训机构在安置点的技能培训如火如荼进行,群众参与度极高,纷纷加入到学习一技之长的队伍中来,为重建蓄力。

在陈家村安置点,隔着一条马路,左手边是积石山县人社局组织开展的家政服务和养老护理培训班,记者看到帐篷培训班室内挤满了听课的妇女。

图为帐篷培训室里家政、护理学员在听课。王斌 摄

“十多天下来,第一期已完成养老护理培训人员50人,家政服务人员50人,第二期29日又结班50人。做家政服务工作,掌握技能与没有技能完全两样,通过家政技能培训后的妇女,输转到兰州、上海等地务工,月工资可以拿到七千元左右。”现场兰州新区金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跟班班主任仇自强对记者说。

图为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在马启明板房家中交谈。朱永先 摄

右手边是焊工和电工实训操作区。马启明是已结业电焊工种的学员之一。他说,通过培训自己掌握了焊接基本原理、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实操练习,具有了初级工种“应知”的技术理论和实操水平,希望凭学到的一技之长,在重建中能就近务工。

“焊工已经结业100人,正在培训的256人,电工100人正在培训……”现场康县联创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杨学元如数家珍,为了办好这次培训,自己带来了18名骨干教师,搭建帐篷学校,配套实训设备,手把手教学员技术。

图为陈家村安置点焊工实训操作区。王斌 摄

“为了给重建项目助力,目前对培训人员技能特长等进行摸底,准备从砌筑工、钢筋工、架子工等开展培训,培训完成后组建一些小的施工队伍,一家一户可以开展重建工作,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一部分,外出务工一部分,让群众能挣钱,为政府能解忧。”杨学元如是说。

记者从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了解到,截止1月29日,各安置点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31期6513人次,类型涵盖电焊、电工、家政、护理等。

图为安置点群众诉求反映、移动临时服务等代办点。王斌摄

在刚刚结束的甘肃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到,把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上下一条心、干群齐努力,加快恢复重建进度,力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前,让受灾群众搬进新居。我们看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积石山干部群众正在向阳前行,迈向新的生活,期待重建开启后,群众早日搬进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