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过大年 非遗唱主角——河北滦州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能

2024-02-19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春华

婉转悠扬的评剧、挥洒自如的书法、令人振奋的舞龙,还有传承千年的滦州地秧歌……览非遗、续文脉,一场文旅盛宴在这里展开。

古装穿越过大年、乐游过大年、过年看大戏、武林大会等“点亮七彩滦州”系列民俗活动轮番上演,“滦州文化旅游振兴年”蓄势启幕。

节日的河北滦州古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新春大集车水马龙,市民“逛逛吃逛吃”,老街弥漫着烟火气。

农历正月初三下午,在古城东门,欢快的唢呐吹起来,喜庆的锣鼓敲起来,热闹的秧歌扭起来。画着大红胭脂妆容、身着各色服饰、手持五彩绸扇的男男女女,或纤腰碎步、风摆杨柳、婀娜含羞,或表情乖戾、血脉贲张、诡异肃杀……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眼前一片姹紫嫣红,耳边锣鼓喧天,这久违的场面让人瞬间情绪值拉满。

640 (1)

滦州地秧歌成功“扭”进国家级“非遗” (滦州市秧歌协会供图)

“他们扭出了秧歌的热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北京的张女士专程来这里体验“古城过大年”的独特氛围,她说,“在节日的妆点下,走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看着原汁原味的地秧歌,吃着地地道道的传统小吃,欢乐喜庆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滦州,被誉为“中国地秧歌之乡”。秧歌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所谓“地秧歌”,就是不踩高跷的秧歌。滦州地秧歌活泼欢快、诙谐幽默,颇具亲和力和感染力。2021年,滦州地秧歌成功“扭”进了国家级“非遗”,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宝级的文化项目。

‘非遗’,不一定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绝响,也可以很‘接地气’。滦州地秧歌,地域色彩浓厚、艺术形式质朴,在当地有着深厚群众基础。”滦州市秧歌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弘扬滦州文化,传承秧歌艺术,我们开展了秧歌艺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初八,每天下午古城都有秧歌表演。”

据了解,滦州市,是河北省直辖县级市(2018年9月撤县建市),现由唐山市代管。2012年,滦州古城重建,复原了千年历史古迹——古城门、钟鼓楼、关帝庙、文庙、文姬楼等建筑,再现了千年前的古城盛景。滦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滦州地秧歌、皮影戏、评剧等。据《滦县文化志初稿》记载,1966年以前的滦县,20人以上的秧歌队有405个,占全县507个行政村的79%,其中群众耳熟能详的秧歌名角就达数十人。现今,全市共有大小秧歌队350多个。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古城巡滦大道流光溢彩。记者顺着人流西行,道路两旁“火树银花”,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游戏体验让人跃跃欲试,特色小吃更是时刻挑战你的味蕾。不仅如此,听同行的当地朋友介绍,2月10~18日,西游记、穆桂英挂帅精选场景等众多表演在巡滦大道上相继展演,还有古城电音节、古城老电影、研山冰雪嘉年华等活动为节日添彩。

关注民俗,赓续非遗,传承文化,释放消费潜能。事实上,滦州“古城过大年”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是全国“古城过大年”京津冀非遗过大年饕餮盛宴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等深度融合,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让滦州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