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田代表:建议进一步优化家装厨卫“焕新”政策措施

2025-03-05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国务院出台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2024年9月中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有关部委也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看,2024年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带动家电销售额2400亿元、带动家装厨卫“焕新”销售额约1200亿元,家装厨卫“焕新”与汽车、家电相比对消费的拉动效果明显偏低,亟需通过政策优化和模式创新,将家装厨卫“焕新”培育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战略性消费增长极,为稳就业、促转型、惠民生提供强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生态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郭兴田表示,家装厨卫“焕新”政策实施以来,由于各地在理解上级意图、对下宣传发动以及启动时点上各有不同,普遍存在重汽车家电、轻家装厨卫,重材料购销、轻整体装修,只补旧房、不补新房,只补本地、不补外地,手续繁琐、限制过多,工作中衔接不够顺畅等问题。影响 “焕新”政策落实效果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全面激活每年10万亿家装内需市场的重大意义和家装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认知不到位。

后房地产时代的存量房装修和局改已成为继购房、购车之后的家庭主要大宗消费,约4亿套存量住宅的家装市场规模理论上可达每年10万亿元。通过加大政府补贴的办法全面激活这一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既可有效弥补房地产行业断崖式下滑导致的巨大内需缺口,又可带动下游建材、家具、软装、家电、五金等全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大面积维持基层一线员工的稳定就业和收入增加,会产生同补贴汽车、家电一样的拉动效果,这些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应有重视。

科技进步正在赋能产业升级,家装行业已迈进大规模工业化时代。许多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对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装配式装修)这种新质生产力不理解,对其“快装快住”整家装修解决方案可一揽子消除传统装修弊端的优势不了解,主观上认为家装厨卫“焕新”存在参与方过多、作业分散、周期较长、信息透明度低、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在推进“焕新”工作上存在一定顾虑,尤其是在积极扶持特别是推动整家整装上行动较为谨慎。

二是“焕新”政策福利化导致补贴范围“本地化”和“减量化”。

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主要目的是引导国民消费、提振内需市场、加速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根本上是通过促消费实现稳增长,而有些地方简单地理解成以省市为单位向本地消费者发放福利性补贴。多数地区认为补贴非本地户籍的消费者是一种吃亏行为,因此制定了缩小补贴范围的“节省”资金办法,把本应鼓励整家整装大额消费变成了补贴建材消费,只补贴本地消费者、不补贴异地消费者,只补贴2019年以前竣工且取得房产证的消费者、不补贴2019年以后峻工以及所有尚未取得房产证的消费者;有的地方设置了诸多繁杂的申领补贴条件和程序,包括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以及必须到现场刷卡、不接受线上支付方式等,把本应对消费者实行全员补贴的范围缩小到本地旧房所有者。这些做法,与党中央、国务院拉动消费的初衷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不相符,大大降低了政策的刺激效果。

三是设置补贴对象限制会导致和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据了解,广东、湖北等省份能够精准理解中央的战略意图,推出的措施也很得力,他们未对补贴对象设置地域和新旧房限制,对外地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在其辖区购买产品且开具发票的,与本地居民一视同仁地给予补贴。

这些举措快速地拉动了当地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全国性销售额;同时,这种做法也逐渐形成虹吸效应,导致众多外省企业开始考虑赴广东、湖北投资设厂或设立分支机构,更多消费者也愿意到他们那里付款、开票、采购家装厨卫“焕新”用品,提高了当地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而增加了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长此以往会导致和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倡导菜单式全装修,促进整体厨卫的推广应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这种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把传统家装行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时尚化转型升级的发展理念,可以像制造汽车一样装修房子(备注: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将家装变身工业化消费品,像造汽车行业一样智造整家产品,像安装家电一样便捷、高效),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和快装快住,是有效解决家装厨卫“焕新”瓶颈问题、激活海量潜在内需市场的“金钥匙”。鉴此,郭兴田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推广整家整装模式

整家整装和整体厨房、整体卫浴等空间整体“焕新”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仅更换部分家具、家电及建材物品。

建议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项目示范等多元方式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广泛推广整家整装和厨卫整体“焕新”模式,引导和撬动更大规模的市场消费。

(二)持续优化“焕新”政策

一是在提高消费品换新补贴资金总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家装厨卫“焕新”补贴的资金占比。

二是取消对补贴范围和补贴对象的各种限制。即:将补贴范围扩大至所有住房装修和局改,不分本地还是外地,不管旧房还是新房,所有个人住房装修一律享受政策补贴。

三是重点鼓励环保装修和绿色工业化定制整装。建议通过政策倾斜将使用绿色无醛板材装修的补贴比例设定为高出一般材料物品购置补贴的5%;对采用具有新质生产力特性的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模式进行整装或对厨卫进行整体“焕新”的,在补贴比例设定上再高出传统装修模式的5%。

(三)完善数字化监管机制

完善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数字化监管机制。在操作程序上,建议借鉴广东、湖北和信阳、南京、烟台等地的模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推广利用家装厨卫“焕新”共享服务平台和线上支付方式,确保从商家和消费者申报、选购下单到补贴资金清结算等核心环节的真实完整、安全高效和全流程监控。

(四)及时开展调研督查

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是一个对大家居产业进行基础重构的新业态,在家装厨卫“焕新”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作用,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深入了解并全面理解。

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组织有关方面对绿色工业化定制内装推广较早、普及程度较高的信阳、广州、南京等地和国内装配式内装骨干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总结成功的经验做法,树立和推广工作典型。同时,对“焕新”政策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动家装行业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份额。

【责编: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