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2025专题 2025新春走基层 正文

多地开启“低空飞行模式”

2025-02-11 10:0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低空经济的起飞,见证着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加速成型,也见证着“流动”的速度和发展的活力。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陈雯

春节期间,低空旅游引发广泛关注。日前,湛江-海口“空铁联运”、儋州西庆-湛江吴川航线和海口-湛江低空交旅融合航线相继开通,为旅客的春运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为各大旅游热门点打开新的视角。

节庆热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低空经济活动迈向常态化和规模化的商业运营,也在一个更广泛的层面上改变了我们对传统出行的认知。

湛江至海口的“空铁联运”航线,通过直升机实现跨海接驳,仅需35分钟即可完成跨海峡之旅。儋州西庆至湛江吴川、海口至湛江等低空交旅融合航线也相继开通。

广东飞易达携手多家航空公司推出了粵港澳大湾区城际低空快线,覆盖了珠海至阳江、茂名、中山,深圳至汕尾,东莞至江门等多条往返航线。

“乘坐直升机高空俯瞰八达岭长城项目已成为游客们争相体验的热门之选,也是延庆旅游的小爆款。”北京市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侯琳介绍。

山东日照推出了鲁翼通航直升机游览项目,让旅客沉浸式体验日照万平口航线——观226公里的绵长海岸线,赏45公里的优质金沙滩。据了解,日照是山东省目前获批通用航空空域最大的城市,获批低空空域21块、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

如何让大众低空旅游更“大众”?相关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的功能用途、环境条件、发展需求,对建设需求迫切的水上机场、直升机起降场等项目,优先完善相应建设标准。

黄平县旧州机场是贵州省第一个取得A2级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机场,现已融合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项目,在低空旅游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1月22日,贵州省人大代表、黄平县旧州中学校长杨晓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因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空地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在今年贵州省两会上,杨晓梅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低空旅游政策支持的建议”,提出要加大对已建成通航机场黄平旧州机场的政策支持,推动旧州机场在低空旅游等领域上先行先试,探索在公共通用航空领域上开展政企合作、校企合作、购买服务等,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低空飞行示范区。

国联证券研究所专家分析,当前,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技术路径尚未完全统一,但可选方案是较为确定的。

通信方面,对于300米以下空域,可利用现有5G基站,通过调整基站天线仰角等方式,实现网络连续覆盖;对于300米以上1000米以下空域,需要新建对空覆盖的专用网络;对于1000米以上的通航飞行空域,需要通过卫星提供通信服务。

监视方面,要面向机场等要地场景,主要布局雷达融合光电感知技术体系,构建由远至近的高精度融合感知能力体系。面向航线、区域等一般场景,结合5G-A泛在连续组网能力和雷达的远距离感知能力,打造广域覆盖的融合感知体系。

近年来,作为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旅游等消费类通用航空是通航中“接地气”的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0家车企宣布入局飞行汽车,包括小鹏、吉利、奇瑞、广汽、长安、丰田、大众、戴姆勒、保时捷以及劳斯莱斯,业务均涉及飞行汽车领域。

飞行的梦想正变得触手可及,赛迪研究院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低空经济的起飞,见证着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加速成型,也见证着“流动”的速度和发展的活力。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