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急两用”政策脉络

2025-09-15 中国发展网

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对北京平谷区的调研中指出,平谷区应在“三个统筹”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服务于首都发展安全和城市运行有序的有效路径,推动“平急两用”理念在平谷区的实践探索,并开始相关的制度创新和试点示范工作。

2023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平谷召开“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会议明确指出,“平急两用”型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和一体化推进。会议强调了将“平急两用”理念融入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超大特大城市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加速“平急两用”设施的落地实施和效果显现。

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国家层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进行了重要部署。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会议提出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要求,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推动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建立。针对超大特大城市,会议特别提出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强调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性。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正式提出“平急两用”概念,标志着这一理念将在国家政策中占据重要位置。

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其他五部门发布《关于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通知》,明确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提出打造具备隔离功能的民宿等旅游居住设施的设想。此外,通知还提出改善“平急两用”设施周边及沿线的支线道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置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旅游居住环境。

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主要通过大城市在建设改造偏远山区或地区的民宿、旅游酒店、医疗机构、仓储基地等设施时,提前嵌入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功能,打造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医疗应急服务体系,补齐临时安置、应急物资保障短板,推动大城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地发展。

2023年7月20日,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进一步明确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方针,强调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旨在提升城市的应急保障能力,并创造新的建设投资和消费增长点。会议还提出了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具体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解决好建设规模、选址、建设方式、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和管理等关键问题。

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指导方针。会议强调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并倡导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以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出盘活和改造各类闲置房产的策略。这些措施旨在提升住房保障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增强城市应急响应能力。

在随后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高层会议中,“平急两用”作为房地产“三大工程”的一部分,得到持续关注和强调。这表明国家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灵活性和应急能力的重视。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着手部署和执行相关工作。例如,哈尔滨在2023年12月13日召开“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