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优势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2022-02-07 中国发展网

一、全球能源危机蔓延,我国稳定保障能源供应

随着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干预政策影响和疫情带来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全球能源价格出现连环飙升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新一轮能源危机正在席卷全球。欧洲、美国、亚洲天然气、原油、动力煤价格均大幅上涨,燃料成本上涨导致各国电价上升。截止去年12月21日,欧洲地区电价上升至431欧元/兆瓦时,较年初上升790%;英国NBP天然气期货达到432.34便士/撒姆,较年初上升700%。欧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造成了能源价格的爆炸式增长,一些国家已经出现电厂停工、高耗能冶炼厂被迫停产、减产等情况。美国电力来源的40%都由天然气提供,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初,美本土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3.3%,其中燃料油价格同比增长近60%,电价同比上涨6.5%,取暖油价格上涨34.3%、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25%以上。日本去年12月电价同比上升12.4%,为40年以来最高。韩国从去年10月1日起上调电价,这也是韩国政府时隔8年再次对电费调价。面对这些情况,各国生产商不得不转向石油等化石能源,但现在石油的价格也不便宜,有专家预测,80美元/桶不是“终点”,油价下一步将冲击90美元/桶。就连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被能源危机卷入。

与之相比,在国际能源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的“拉闸限电”并没有持续太久,应对如今的电力短缺现象,从政策层的快速反应,到企业层的积极行动,我们都显示出明显的高效率与技巧,足以看出中国是此次受能源危机影响最小的一个国家。而且中国同样是此次保障电力供应领域的另类,毕竟纵观全球都在限电、断电,电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只有中国可以确保每座城市正常运转,并维持电力价格不变,保障居民生活用电。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和农业电价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在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各国电价最高的国家是德国,每度电为2.31元,最低的为墨西哥,每度电仅为0.43元,中国居民电价每千瓦时为0.618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是世界第二低的价格。

二、国内经济运行稳定,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在全球各国因为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工厂停工、电站停摆,居民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引发种种乱象的情况下,中国仍能抑制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充分保障居民用电,减轻电厂压力,遏制大面积亏损,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归根结底在于我国的体制机制优势。

我国的体制优势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从体制上确立了人民至上的地位。中国坚持的是唯物史观,坚定地认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在居民用电价格方面,我国在电力市场设计之初,就建立了公益性电价机制和优先购电制度,充分保障民生用电。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户目前均不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而是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通过低价电源优先确保居民、农业等用电价格稳定,使老百姓可以用上可靠电、便宜电。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居民电价在可获得电价数据的36个经合组织国家(包括美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约为各国平均水平的40%,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外,在居民用电服务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办电、用电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近年来,我国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我国的体制优势在于能够统一规划国家目标、全面协调各方利益,让国家发展更加有序。我国市场供给侧始终保持了以发电、电网等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结构。在历次自然灾害中,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大国顶梁柱”作用,通过团结协作,共同确保了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和事故快速恢复。如在2020年底以来的多轮寒潮天气中,我国各调度机构和交易机构共统筹组织应急交易1000余次,应急调用10余次,通过跨区支援最大减少供电缺口1200万千瓦,充分证明了当前我国的电力市场主体结构和调度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应对极端情况。

我国的体制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扮演了人民“主心骨”的政治身份,高效地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建立统一战线,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与各方面、各领域的力量联动,并争取各方支持,共同联合起来为着同一个愿景而发展中国。应对去年的电力短缺现象,从政策层的快速反应,到企业层的积极行动,各方力量都显示出高效率与技巧。国庆结束后的第一天,国常会提出,从民生优先、推动煤矿尽快释放产能、支持煤电企业增加电力供应、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风电和光伏等基地建设、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六方面做出部署。会议强调,各地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好有序用电管理,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部署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在“放开两头”即放开发电侧上网电价、用户侧销售电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各金融机构也在压实主体责任。日前,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要保障煤电、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严禁银行保险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债市、期市,严禁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煤电、煤炭等企业和项目违规抽贷、断贷等。

其次,企业层面多方联动,全力保障煤炭保供任务。国庆期间,山西遭遇持续降雨,多地接连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但山西相关企业积极行动,迅速恢复生产。晋能控股、山西焦煤、华阳新材料科技、潞安化工等4家集团均表示,煤炭保供是一项政治任务,公司上下严阵以待,将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完成任务。全球能源价格暴涨,除了供需失衡原因外,还有流动性泛滥的因素。对此,我国央行也沉稳应对。疫情之下,多国央行大幅放宽了货币政策,造成游资追捧有限资产的局面,迅速拉高能源价格。但从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系列操作来看,我国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既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操作的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提高,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针对当前全球各经济体货币政策可能转向,我国货币政策也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的基调。

三、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我国长期以来的电力市场化建设是我国优异的体制机制的体现,也是我国在本次应对能源危机上的优异表现的支撑。与美国等国不同,我国按照“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的原则,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力市场建设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逐步构建起了以中长期交易为“压舱石”、辅助服务市场为“稳定器”、现货试点为“试验田”的电力市场体系。交易规则和监管措施注重市场监测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当出现重大事故、不可抗力时,可对交易价格、交易方式等及时采取必要的市场干预等措施。

在电力市场交易模式方面,电力中长期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已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成,为电力市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的交易模式,能很好起到规避风险、稳定预期、平衡供需的作用,有效保障我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2020年,我国电力中长期交易电量达到2.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9%,从2016年累计降低用电成本近3600亿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已达5740万千瓦,为清洁能源增加发电空间近1100亿千瓦时。

从市场运行成效上看,各地通过长周期的现货市场结算运行,充分验证了现货市场在提升全网的电力电量平衡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作用与优势。

(一)完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中长期分时段交易和现货市场进一步放开市场限价,通过实时供需关系拉大峰谷价差,更好地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逐步形成“系统友好型”的发用电方式,科学合理的现货市场价格信号逐步形成,市场主体的市场观念和市场意识也进一步提升。传统火电企业由“抢电量”逐步转变为“要利润”,不断优化交易价格申报策略,“报低价、抢电量”情况明显减少。新能源企业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参与”,不断提高功率预测水平,利用低变动成本优势,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经济消纳。电力用户由“按需用电”逐步变为“按价用电”,根据现货市场价格优化用电方式,降低用电成本。

(二)提升电力系统供应保障能力

供需紧张期间,各地电力市场充分发挥机制作用,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促进给类型机制在供需偏紧时段全力发电,保障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江西开展分时签约、分时结算的标准化能量块交易,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2021年市场中共256家用户相较去年同期各时段用电结构,实现了移峰填谷。其中25用户电力实现了10%以上的“移峰”效果,通过分时交易机制有效保障了全国煤价最高省份的电力稳定供应。广东在11月现货市场运行期间,发电企业增发积极性高,非计划停运(含限出力)较10月31日降低了约70%,目前基本维持在350万千瓦的较低水平。山西在晚高峰时段现货价格达最高限价1.5元/千瓦时,激励火电企业采用优质电煤顶峰发电,不仅保障了省内电力可靠供应,并且完成临时增供支援河南、西北、东北以及山东等省的送电任务,网对网外送电力最大超过1000万千瓦,同比增加17%,高峰时段增供电量达10亿千瓦时以上。甘肃在现货价格上浮后,10月底电煤受阻由最高时的220万千瓦下降至当前的47万千瓦,为迎峰过冬电网保供奠定坚实基础。

(三)推动源网荷储高效互动

通过电力市场的分时信号引导用户改变用能习惯,由过去的“按需用电”转变为“按价用电”,初步实现传统调峰模式向荷网源储协同互动方式的转变。山西现货市场实现了发电企业、电力用户每15分钟的申报与竞争,形成分时电价,引导发用双方实现以价格为引导的协同互动,9月份9-22点晚高峰时段电价较高,该时段用侧用电量降低约6%,有效实现通过价格机制引导用户减小高峰时段用电负荷。甘肃11家参与现货市场的用户中,10家的用电行为有较为清晰的响应价格信号趋势,通过优化用电曲线,不仅缓解了高峰时段用电紧张的情况,也实现了自身用能成本总体下降约0.15元/千瓦时。

(四)助力实现节能降碳目标。

现货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提升电网新能消纳能力,还可以实现市场中低能耗煤机多发电、高能耗煤机少发电,有效实现节能降碳目标。山西在风电装机同比翻番的情况下,2021年4到6月现货结算试运行期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提高57.3%。甘肃在今年5-7月现货试运行期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提高5.25%,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广东11月1-14日所有煤机的平均发电煤耗为312g/kWh,环比10月减少15g/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4万吨,初步预计全月减少约99.5万吨。

总而言之,在市场机制的引导和激励下,我国跨省跨区交易规模和互济能力不断提高,煤电机组调节能力持续增强,清洁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裕度有效加强,推动形成了多能协同、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